新闻资讯

新闻资讯

智能混凝土搅拌站系统解决方案

让我们走进互惠重工,了解公司的最新动态。

混凝土搅拌站常见机械故障及解决方法深度解析

所属分类:

来源:

作者:

发布时间:2025-09-17 14:57

混凝土搅拌站的稳定运行高度依赖各类机械的协同工作,搅拌机、输送机、配料机、粉料仓等核心设备在高强度、高负荷的生产环境中,易因磨损、维护不当、操作失误等引发故障。这些故障不仅会导致生产中断,还可能扩大设备损坏范围,增加维修成本。精准识别常见机械故障的成因并掌握科学解决方法,是保障搅拌站高效运营的关键。​

混凝土搅拌站的稳定运行高度依赖各类机械的协同工作,搅拌机、输送机、配料机、粉料仓等核心设备在高强度、高负荷的生产环境中,易因磨损、维护不当、操作失误等引发故障。这些故障不仅会导致生产中断,还可能扩大设备损坏范围,增加维修成本。精准识别常见机械故障的成因并掌握科学解决方法,是保障搅拌站高效运营的关键。​
 

一、搅拌机:核心生产设备的故障与处置​

搅拌机作为混凝土匀质化的核心场所,承担着原料混合的关键任务,其故障直接影响混凝土质量与生产进度。常见故障主要集中在搅拌系统、驱动系统和卸料系统三大模块。​
 

(一)搅拌叶片磨损与卡滞​

故障表现:搅拌叶片、衬板出现明显划痕、凹陷或局部脱落,搅拌过程中发出 “异响”,混凝土出现离析、匀质度不足,严重时叶片卡滞导致搅拌机停机。​

成因分析:一是砂石骨料中混入钢筋、石块等硬物,造成叶片撞击磨损;二是搅拌叶片与衬板间隙过大,物料对叶片的冲刷加剧;三是未及时润滑或清洁,物料黏结堆积后形成硬壳,增加叶片运行阻力。​

解决方法:首先停机排查,清除搅拌筒内的硬物与黏结物料,使用卡尺测量叶片与衬板间隙(标准间隙应控制在 5-10mm),通过调整叶片固定螺栓恢复合理间隙;对磨损严重的叶片、衬板进行更换,优先选用高锰钢材质的耐磨配件;建立每日清洁制度,生产结束后用高压水枪冲洗搅拌筒,每周检查叶片磨损情况并记录。​
 

(二)驱动电机过载或烧毁​

故障表现:电机运行时发出 “嗡嗡” 异响,电流表指针大幅波动且超过额定电流,电机外壳温度急剧升高(超过 70℃),终触发过载保护停机,严重时电机绕组烧毁。​

成因分析:主要包括搅拌筒内物料过多导致 “闷罐”,电机负载超出额定功率;电机轴承缺油或磨损,转动阻力增大;电源电压不稳定或接线松动,造成电机运行异常;散热风扇损坏,电机散热不良。​

解决方法:立即切断电源,若为 “闷罐” 故障,需手动反转电机排出部分物料,减少负载后重新启动;拆卸电机检查轴承,更换磨损轴承并加注锂基润滑脂;使用万用表检测电源电压与接线端子,确保电压稳定、接线牢固;修复或更换损坏的散热风扇,清理电机散热孔的粉尘堆积。日常需严格控制单次投料量,避免 “闷罐” 操作。​
 

(三)卸料门无法正常启闭​

故障表现:卸料门开启缓慢、卡顿或无法完全打开,关闭时密封不严导致漏料,液压系统发出 “异响”。​

成因分析:液压油缸漏油或液压油不足,动力输出不足;卸料门轨道内有物料堆积,阻碍门体滑动;电磁阀堵塞或损坏,液压回路无法正常换向;门体密封胶条老化脱落,导致关闭不严。​

解决方法:先检查液压油箱油位,补充同型号液压油并排查油缸密封件,更换渗漏的密封圈;清理卸料门轨道内的砂石与黏结物料,涂抹石墨粉减少滑动摩擦;拆卸电磁阀,用煤油清洗阀芯,若阀芯卡滞或线圈烧毁则直接更换;更换老化的密封胶条,关闭卸料门后检查密封性,确保无漏料缝隙。​
 

二、输送设备:物料传输环节的故障排查​

输送设备分为皮带输送机(输送砂石骨料)和螺旋输送机(输送粉料),两者因输送介质不同,故障类型存在明显差异,但均以 “输送中断” 为主要表现。​
 

(一)皮带输送机跑偏与撕裂​

故障表现:皮带运行时向一侧偏移,边缘与机架摩擦产生火花,皮带表面出现纵向或横向裂口,严重时皮带脱离滚筒导致停机。​

成因分析:跑偏故障多因滚筒轴线与皮带中心线不平行、托辊组倾斜、皮带接头不正或物料偏载;撕裂故障则主要是骨料中混入尖锐硬物(如钢筋头),刺穿皮带后在运行中扩大裂口,或皮带老化导致强度下降。​

解决方法:针对跑偏问题,调整滚筒轴承座螺栓,使驱动滚筒与从动滚筒保持平行,对倾斜的托辊组进行校正,确保皮带接头垂直于中心线,同时规范投料位置避免偏载;发现皮带撕裂时立即停机,若裂口较小,可使用专用皮带胶进行黏结修补,裂口长度超过 10cm 时需更换整段皮带;在输送机进料口安装格栅网,拦截粒径超过 30mm 的硬物,定期检查皮带磨损与老化情况。​
 

(二)螺旋输送机堵塞与轴断裂​

故障表现:螺旋叶片转动缓慢,粉料输送量明显减少,输送机外壳温度升高,严重时螺旋轴卡滞断裂,粉料从密封处泄漏。​

成因分析:一是粉料含水率过高(如水泥受潮板结),在输送过程中黏结在螺旋叶片上形成堵塞;二是进料速度过快,超出输送机额定输送能力;三是螺旋轴与轴承不同心,运行时受力不均;四是长期缺乏润滑,轴承磨损加剧轴的振动。​

解决方法:停机后拆卸输送机外壳,使用钢钎清理堵塞的粉料,对板结粉料进行破碎后重新筛选;调整进料阀开度,控制进料速度与输送机输送能力匹配(通常螺旋输送机的进料量应控制在额定值的 80% 以内);检测螺旋轴与轴承的同心度,通过调整轴承座位置校正偏差;更换磨损轴承,每两周为轴承加注一次润滑脂,同时严控粉料进场含水率(水泥含水率应≤1%)。​
 

三、配料机:精准计量的 “误差” 故障解决​

配料机是保障混凝土配比精度的关键设备,其故障主要体现为计量不准与料仓卸料不畅,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稳定性。​
 

(一)计量斗称重不准​

故障表现:电子秤显示的物料重量与实际重量偏差超过 ±1%,同一配比下混凝土坍落度波动较大,多次配料后误差累积导致质量不合格。​

成因分析:称重传感器受潮、老化或受力不均,信号传输异常;计量斗悬挂轴磨损或变形,导致斗体倾斜;卸料闸门关闭不严,出现 “滴料”“漏料” 现象;称重控制系统参数漂移,未定期校准。​

解决方法:使用标准砝码对计量斗进行校准,按照说明书重新设定称重传感器参数;检查传感器接线端子,更换受潮、老化的传感器,调整传感器安装位置确保受力均匀;修复或更换磨损的悬挂轴与卸料闸门密封件,关闭闸门后观察是否漏料;每月进行一次计量校准,每季度请专业机构进行精度检测。​
 

(二)料仓卸料闸门卡堵​

故障表现:料仓卸料时出现 “断料” 或 “涌料”,闸门无法顺利开启或关闭,骨料在料仓出口形成 “拱架”(俗称 “搭棚”)。​

成因分析:料仓内壁光滑度不足,骨料与仓壁摩擦力过大形成拱架;闸门气缸或液压推杆动力不足,无法推动闸门;骨料含水率过高,黏结在闸门与料仓出口处。​

解决方法:对料仓内壁进行打磨抛光,或安装高分子聚乙烯衬板减少摩擦;检查气缸气压或液压推杆油压,补充气源压力或液压油,更换损坏的密封件;若已形成拱架,可通过敲击料仓外壁(避免重击)或使用空气炮破除拱架;控制骨料含水率,潮湿骨料需晾晒后再入库。​
 

四、粉料仓:储存系统的安全隐患与处理​

粉料仓(水泥仓、粉煤灰仓)属于承压储存设备,其故障不仅影响原料供应,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,常见故障包括料仓结块、爆仓与除尘器堵塞。​
 

(一)粉料结块与料位计失灵​

故障表现:料仓内粉料形成坚硬结块,卸料时螺旋输送机取料困难,料位计显示数据与实际库存偏差巨大,甚至显示 “满仓” 却无法卸料。​

成因分析:料仓顶部防雨罩损坏,雨水渗入导致粉料受潮板结;料仓通风孔堵塞,仓内温差过大形成冷凝水;料位计传感器被粉料黏结覆盖,无法正常检测料位。​

解决方法:停止向料仓进料,使用仓壁振动器或人工敲击仓壁(从下至上逐步敲击)破除结块,结块严重时需拆卸仓顶人孔盖进行人工清理;更换损坏的防雨罩,清理通风孔的粉尘堵塞物;拆卸料位计传感器,用压缩空气吹扫表面黏结的粉料,校准传感器后重新安装,每周定期清理传感器。​
 

(二)除尘器堵塞与仓内正压爆仓​

故障表现:除尘器出风口粉尘浓度骤增,料仓顶部出现粉尘外溢,风机运行阻力增大,严重时料仓顶部密封件破裂,发生 “爆仓” 事故。​

成因分析:除尘器脉冲阀损坏,无法正常清灰,滤袋表面积尘过多;滤袋老化、破损,过滤效率下降;风机选型不当或反转,导致仓内压力无法排出;料位计失灵导致超装,仓内粉料挤压空气形成正压。​

解决方法:立即停机检查除尘器,更换损坏的脉冲阀,对滤袋进行清洗或更换(滤袋使用寿命通常为 6-12 个月);确认风机转向与风量,修复反转风机或更换适配风机;校准料位计,严格执行 “料位不超过仓容 80%” 的进料标准;定期(每两周)检查除尘器清灰系统与滤袋状态,建立除尘设备维护档案。​
 

五、通用故障预防:全周期运维的关键措施​

机械故障的处理不仅要 “对症下药”,更要立足预防,通过建立全周期运维体系降低故障发生率。​
 

(一)建立分级巡检制度​

实行 “日常巡检、每周专检、每月全检” 的三级巡检机制:操作人员每日班前检查设备润滑、密封、仪表显示等基础状态;维修人员每周重点检查搅拌叶片、轴承、输送带等易损部件的磨损情况;每月组织技术团队对电机、液压系统、称重系统等进行全面检测,形成巡检记录并跟踪整改。​
 

(二)规范润滑与清洁管理​

制定设备润滑清单,明确搅拌机轴承、输送机滚筒、螺旋轴等部位的润滑点、润滑油脂类型(如电机轴承用锂基脂、液压系统用抗磨液压油)和润滑周期(每日、每周、每月),杜绝 “干摩擦” 运行;建立生产后清洁制度,对搅拌筒、配料斗、输送带等进行清理,避免物料黏结堆积。​
 

(三)强化操作人员培训​

定期开展设备操作与故障识别培训,重点讲解 “违章操作的危害”(如超载投料、未清洁启动等)和 “初期故障的判断方法”(如异响、异味、温度异常等),确保操作人员能及时发现隐患并停机上报,避免小故障扩大为大事故。​
 

混凝土搅拌站的机械故障具有 “多样性、关联性” 特点,解决故障需结合设备结构、运行环境与操作流程综合分析。通过精准处置常见故障、建立预防型运维体系,既能减少故障停机时间,又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,为搅拌站的高效、安全、低成本运营提供坚实保障。

上一条

下一条